煤气是做饭时常用的燃料,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这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被人体吸入后可能会导致中毒。煤气中毒的危害比较大,会引起乏力、意识不清、昏迷等现象,那什么是煤气中毒?煤气中毒的分类有哪些?
煤气中毒的概念不可不知,其常见分类也要了解
一、煤气中毒的概念
煤气中毒实际上是一氧化碳中毒,如果煤气使用不当,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经过呼吸道吸入人体会导致中毒。在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会和氧气结合,方便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远超出氧气,所以当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血红蛋白首先会和一氧化碳结合,导致其携氧能力和作用丧失,进而引起机体缺氧。
二、煤气中毒的常见分类
1.轻度中毒
如果患者在现场环境待的时间较短,吸入的一氧化碳较少,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只有10%~20%,一般会引起轻度中毒。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四肢乏力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昏厥,神志一般都处于清醒状态。如果能尽快呼吸新鲜空气,症状可迅速消失,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也不容易留下后遗症。
2.中度中毒
患者在现场环境内待的时间较长,吸入的一氧化碳相对较多,碳氧血红蛋白的占比达到了30%~40%,病情相对较重。除了会有轻度中毒的相关症状外,还会有身体虚脱、昏迷现象,皮肤和黏膜颜色会变为粉红色。若能及时进行规范治疗,患者也能在短时间内清醒,通常不会有后遗症。
3.重度中毒
重度中毒的患者吸入的一氧化碳较多,或者短时间内吸入了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导致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超过50%。此时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机体各种反射均会消失,并伴有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冷、呼吸急促等现象,患者会陷入深度昏迷当中,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煤气中毒后要及时治疗,促进身体康复
发生煤气中毒后,要立即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带,解开身上过紧的衣物,将头部朝向一侧,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防止发生窒息。如果是中度及重度中毒,还要进行高流量以及高浓度的补氧治疗,尽快改善缺氧状态。进入恢复期,患者也要重视日常吸氧,一般是使用制氧机,制氧机的制氧效果比较好,可以增加患者体内的氧气浓度,促进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