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痛心,3人死亡受限空间发生事故我们该如 [复制链接]

1#

5月22日15时左右,河北清河县发生一起污水管道施工中毒事件,截止24日,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

近年来,受限空间作业中毒死亡事件屡有发生,给人们敲响警钟!对于从事有中毒,窒息危险工作的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防范于未然,否则付出的可能将是生命的代价!

对于企业来说,应当对员工的生命安全负责,做好员工安全培训,严格考核,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不是纸上谈兵,安全教育更为重要,安全需要的是常抓不懈!

什么是受限空间?

受限空间指的是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没有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在受限空间里,作业场所封闭狭窄,通风不畅,不利于有害气体扩散,照明不足,通讯不畅,严重影响正常作业和事故救援;在受限空间作业,风险高,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作业或救援人员死亡等严重后果;受限空间内,实施救援也相对困难,受限空间场地狭窄,不利于救援人员施救,也容易对施救人员造成伤害,引发严重后果!

受限空间作业需要注意什么?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切实做好隔离处理。

2.对受限空间内的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符合规定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登记。作业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验收。

6.作业的受限空间内,可采用自然通风,严禁向内充氧气,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

事故发生我们该如何急救?

1.施救原则

根据《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其中,重点强调了严禁盲目施救!因为,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近年来,90%以上的受限空间较大事故都存在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人数扩大的问题。

2.人员防护

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先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和救援器材,救援人员应严格遵守《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施救”。

现场缺乏检测条件时可采取强制通风,一般情况下,不直接向受限空间输送氧气,防止空气中氧气浓度过高导致其它危险;也可以使用活体动物进行试验,再安排施救人员救援。在有害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不确定(用于作业和施救的氧含量为18-22%)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应佩带隔绝式空气呼吸器,不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止施救人员因为防毒面罩失效或缺氧而中毒或窒息。

3.急救措施

01.在发生中毒事故后,应当迅速转移中毒伤员至空气新鲜流通处。解开妨碍呼吸和血液流通的衣物。如衣物被有毒物质污染需立即脱去,气温低时要注意给中毒者保暖。

02.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造成的事故人员,需人工呼吸进行急救或使用苏生器;对氨气、硫化氢、氯气、氧化氮等有刺激性介质的中毒者,只有在电击式的停止呼吸时才允许使用苏生器和人工呼吸;对于继发性的呼吸障碍,严禁使用苏生器强制苏生和挤压式人工呼吸法,只能对中毒人员给予自然输医院抢救!

03.对呼吸微弱或面色铁青的缺氧患者,应迅速给予自然输氧。一氧化碳中毒者要给其输入纯净的氧气。其他毒物中毒者可给其输入80%的氧气。对呼吸微弱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对其输入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气,并给予较长时间的自然输氧。

4.注意事项

在存在煤气、甲烷等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场所,应注意防爆。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服,携带的移动电气设备和通信工具等应防爆;部分受限空间有水,溶解了大量的硫化氢或沼气,作业时会短时间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因此,在作业前检测或活体动物试验时,可用高压水充分搅动液体,以免影响检测或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导致人员误入有毒场所;涉及装置内的救援作业应有相关技术人员在场,确定施救场所与上下游有毒物质释放源隔离。

总而言之,减少受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事故主要是要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一定要执行“先检测,再作业”的原则,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与应急演练。在发生受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事故后要及时报警,一定要杜绝盲目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要及时进行施救,但施救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尤其是呼吸系统的防护,确保施救人员人身安全。

文章来源:清啦环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